学习园地 > 正文

坚持产业富市打造跨越发展的主引擎

2016-11-04 08:59:20

城市面貌的显著改变,助推了玉溪的产业发展。本报记者 潘泉 摄

城市面貌的显著改变,助推了玉溪的产业发展。玉溪日报记者 潘泉 摄

□  石文虹

    玉溪市第五次党代会确立了经济社会发展“5577”总体思路。其中,实施“产业富市”战略是“五大战略”的关键之处和重中之重,需要凝聚各方合力,破解产业瓶颈,增强支撑作用,推动全市经济社会转型跨越发展。

特色产业快速发展

近年来,玉溪在不断深化对市情的认识以及奋力加快发展的实践基础之上,一、二、三产逐步形成了玉溪产业的特色和优势。

为进一步提升区域经济实力,加快与全国、全省同步实现小康提供了重要支撑、注入了发展活力。首先,玉溪一产按照“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围绕增收调结构,依托烤烟建产业,突出特色闯市场,依靠科技增效益”的发展思路,坚持巩固烟草、稳定粮油、提升蔬菜、发展养殖以及特色高效种植业,推进种植结构调整,打造高山林业、河谷林果、中海拔菜花果、路网生态屏障四大农业生态产业经济带,大力推进种植结构调整。目前,第一产业基本形成了以烤烟为主体,粮、菜、畜禽、林果、花卉、药材和生猪、家禽养殖等协调发展的高原特色农业产业体系。种植结构呈现出粮食作物面积不断减少,非粮作物面积稳步增加的特点。据农业部门的统计显示,粮和非粮比例由2010年的40∶60调整为2014年的32.5∶67.5;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969元中,来自特色农业的收入达6267元,占63%。

与此同时,二产按照“有扶有控、做强做优、彰显特色、绿色发展”的要求,围绕巩固提升传统支柱产业,大力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产业转型升级步伐提速,为打造工业升级版、重塑产业竞争力注入新动力。2014年,烟草及配套、矿冶两大传统支柱产业占比89.8%,较2010年下降4.3个百分点。装备制造、生物医药及食品、信息、新能源新材料及节能环保四大新兴产业保持高速发展态势,占比达10.2%,比2010年提高近5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基本形成了以大企业为依托,大中小企业共同发展,轻重工业并举的格局。2014年,全市完成工业增加值670.4亿元,增长8.1%,拉动GDP增长5个百分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62.2%,在经济增长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实现提速超车,工业增速再上两位数台阶,成为全省重点州市排头兵。畜牧产业双管齐下。畜牧产业不断调整结构,创新模式,逐步探索出了一条“企业+农户+协会+市场”的发展之路。牛产业坚持因地制宜、大户带动发展理念,在政策上多倾斜,在资金上常扶持,在技术上勤指导,积极扶持培育了一批养牛专业大户,建成标准化肉牛养殖小区47 个,年销售额达2550 万元,有效激发了群众发展养殖产业,实现脱贫致富的热情和动力;鸡产业依托龙头企业驱动,发展林下养鸡35万只,切实加快了农民增收步伐,推动了县域经济发展。

再者,在第三产业中,玉溪传统行业拉动力呈现逐年减弱态势,新兴业态快速崛起,产业增长动力正在从传统业态向新兴业态转换。2014年,包括交通运输、仓储及邮政、批发零售、金融业在内的主要传统行业占比为39.2%,较2010年下降10.4个百分点。与此同时,对外贸易五年增长近2.4倍,旅游业五年增长超过1.7倍,包括现代商贸物流业、电子商务等新兴业态正在快速兴起。

存在问题不容忽视

通过全市上下齐心协力,坚定不移狠抓产业开发建设,三产发展迅速,有力地拉动了全市经济社会快速协调持续发展。但是,与产业发展规律自身要求相比,与周边州市竞相发展的势头相比,与广大群众希望通过发展产业尽早脱贫奔小康的强烈愿望相比,玉溪市产业发展仍然存在许多困难和不足。

经济总量小,发展速度相对缓慢。玉溪市无论是经济总量规模,还是发展质量,与全国和先进发达地区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2014年,玉溪GDP总量仅为昆明市的31.9%,比曲靖市少464.7亿元,红河州与我市的差距缩小到57.6亿元;地方财政公共预算收入仅为昆明市的23.8%,比曲靖市少2.1亿元,红河州与玉溪仅有2.5亿元的差距。与52个西部城市的平均总量相比,玉溪GDP比52个西部城市的平均总量(1721.3亿元)少536.6亿元,占52个西部城市经济总量的1.3%,居29位,属中等偏下水平;GDP增长速度为8.0%,在52个西部城市中排名第34位。

三次产业结构不够合理,第三产业发展稳而不快。玉溪市的产业结构虽然出现了加快升级的趋势,但与合理的现代产业结构要求相比还有较大差距。2014年,玉溪市三次产业结构为10.4∶59.6∶30.0,呈“231”型,第三产业比重比52个西部城市平均水平低10.8个百分点,这说明玉溪市第三产业发展水平低,与发达地区差距较为明显,这是玉溪市经济发展的短板,特别是以现代物流业为主的现代服务业发展滞后,直接制约了全市经济快速发展。

产业结构单一,结构不优,转型升级难度大。2014年,卷烟及配套产业增加值占玉溪市工业企业增加值的68%,以资源型、粗放型特征为主的矿冶业占工业企业增加值的20.9%。而具有一定科技含量、附加值高的先进装备制造、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及节能环保、信息等新兴产业还处在起步阶段,在全市工业产业中占比仅为10.2%。玉溪要实现跨越式发展,加快传统产业的提档升级保存量,发展新兴产业促增量显得尤为迫切。

工业投资强度趋势性下滑,重大项目推进不理想。“十五”期间玉溪工业投资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41.5%,“十一五”期间比重下降到37.5%,“十二五”以来头三年,工业投资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比重持续下降(三年平均为35.07%)。2014年,全市完成工业投资141.5亿元,增长13.5%,占全市固定资产投资的27.6%。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占比逐年下降,将严重影响工业经济的发展后劲,导致新兴产业培育力度不够,重大项目推进不理想,产业发展缓慢。园区实体化建设推进缓慢,成为制约全市工业经济快速发展的短板。特别是园区的工业项目投资强度偏弱,上千万元、上亿元项目开工率、竣工率和储备都严重不足。

努力破解发展瓶颈,推动产业快速协调持续发展

针对产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要逐一剖析,研究对策,制定有效措施,明确职责任务,努力破解发展瓶颈,推动产业快速协调持续发展。

要巩固升级传统优势产业,夯实玉溪经济发展基础。卷烟及配套、矿冶及建材、高原特色农业三大传统支柱产业,是玉溪经济的支撑和发展的基础。玉溪GDP总量的60%来自于这三大传统支柱产业,这是玉溪经济的特色和竞争力所在,玉溪经济发展在现在和未来相当长一段时期内,还必须依靠三大传统支柱产业作为基础性保障。根据我们对世界各国或地区及中国东部产业转型升级实践研究表明,产业升级不能盲目和盲从,做大增量与优化存量齐进是产业转型升级应遵循的一个基本原则。因此,玉溪产业转型升级必须把巩固升级传统优势产业,夯实玉溪经济发展基础作为出发点,立足于红塔集团品牌战略,推动卷烟及配套企业“二次”创业,调整产品结构,加快对矿冶业的改造提升,大力发展高原特色农业,提升玉溪农业的竞争力。

要着力培育优势新兴产业,拓展玉溪经济发展空间。结合玉溪的特色和优势,为了改变玉溪产业单一的面貌,拓展玉溪经济发展空间,增强玉溪经济支撑力,经过“十一五”和“十二五”的努力,装备制造业、生物医药及食品、物流业、旅游文化产业已成为玉溪产业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占玉溪GDP总量的10.2%,开始成为玉溪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从创新的角度来看,转型升级的本质就是立足现有基础优势,加快培育新兴产业,做大增量,增强变量,通过科技创新驱动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形成新的替代性增长。因此,着力培育优势新兴产业,拓展玉溪经济发展空间,应当做优装备制造业,延伸玉溪装备制造业全产业链,做强生物医药及食品产业,形成区域性产业集群,构建现代物流网络,把物流业打造成玉溪的支柱产业。

要依托工业园区平台,着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现代工业园区的发展表明,决定园区竞争力的关键不是园区的硬件条件,而是金融、研发、信息、物流服务支撑等外围生产性服务业。服务业是玉溪的经济短板之一,生产性服务业在玉溪更是处于起步阶段。因此,为了提升玉溪园区的吸引力,打造园区产业集群效应,应依托园区这个平台,着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完善融资担保机制,加大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建设与现代产业发展相适应的金融服务体系。建立区域性的红塔商业银行,争取建立综合保税区,加快金融“一网五平台”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园区金融布局,着力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题,大力推广融资租赁服务。要大力发展研发设计服务,培育第三方研发机构,完善科技中介服务,鼓励社会资本投资设立专业化、市场化的科技成果转化服务实体。要强化协会作用,协会是产业发展的重要环节和必要手段,要按照产业发展实际需要,建立能够指导产业、服务产业、引领产业的协会,坚决摒弃形同虚设、名存实亡的协会组织,把那些真正懂市场、通技术、有能力、愿服务的产业大户推举为协会负责人,组织带领产业户发展壮大产业,有效发挥产业协会在产业发展中的媒介作用。

(作者为中共玉溪市委党校科研科科长)

打印】【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