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园地 > 正文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2017-09-22 10:05:58

习近平总书记“7·26”重要讲话,从历史和时代的角度出发,科学分析了当前国际国内形势,深刻阐述了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发生的历史性变革、新的历史条件下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以及未来一个时期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大政方针和行动纲领,提出了一系列新的重要思想、重要观点、重大判断、重大举措。其内涵丰富、高瞻远瞩,特别对举什么旗、走什么路的问题作了深刻的回答,向世界彰显了我党毫不动摇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念和强大定力。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旗帜引领方向,只有方向对了才能实现预期目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面伟大旗帜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它的确立经历了漫长而曲折的历史过程,是我们党在领导中国革命、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的长期实践中的选择。

追溯近代历史,1840年鸦片战争打开了中国的大门,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为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农民阶级、地主阶级以及资产阶级都曾提出各自的救国思想,但由于主客观原因,他们都没有完成任务。直到1919年俄国十月革命成功,马克思主义来到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选择接受这一理论的指导,中国的革命才有了新的领导力量。随后,在建国前30年的探索中,因发现不结合实际照搬“苏联模式”封闭僵化社会主义是没有生命力的,从此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开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探索。

正如习总书记说的,“一个国家实行什么样的主义,关键要看这个主义能否解决这个国家面临的历史性课题。鞋子合不合脚,自己穿了才知道。”一个国家举什么旗,只有这个国家的人民才最有发言权。不说更早的时期,从苏联解体、东欧剧变以后,唱衰中国的舆论就在国际上不绝于耳,各式各样的“中国崩溃论”从来没有中断过。但是,中国非但没有崩溃,反而综合国力与日俱增,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风景这边独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这是党和人民从历史和现实中得出的不可动摇的结论。

始终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也不是凭空产生的,它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产物,是在长期探索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逐步形成和完善的结果。

从建国到1978年的30年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阶段。习近平总书记在毛泽东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改革开放前的社会主义实践探索,是党和人民在历史新时期把握现实、创造未来的出发阵地,没有它提供的正反两方面的历史经验,没有它积累的思想成果、物质成果、制度成果,改革开放也难以顺利推进”。

1978年至1992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基本形成阶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第二代领导集体明确提出“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阐释了社会主义本质,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基本问题,形成了邓小平理论,开创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1992年至今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丰富和完善阶段。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后,新的领导集体继续坚持和完善邓小平理论,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断推向前进,先后形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也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完善。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不断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发展理念,进一步丰富和完善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实践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引领中国人民解放、最终实现民族复兴的道路。我们必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始终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我们要以习近平总书记“7·26”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牢牢把握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牢牢把握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更宽广的视野来认识和理解,并不断地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内容。(李昆裕)

(作者系中共玉溪市委党校副教授)

打印】【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