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 > 正文

用新的发展理念推进玉溪高质量发展

2018-11-09 10:18:30

□  胡伟

当前,玉溪正处在发展关键期、转型攻坚期,要破解发展瓶颈,必须直面制约现实中的问题和困难,长远谋划、科学布局,为玉溪发展赢得广阔空间。

以创新驱动为引领,破解产业转型升级难题

适应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新要求,牢牢把握科技革命和产业升级新趋势,以创新驱动为引领,把引进大企业、大集团,加快培育高新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破解产业转型升级难题的着力点,围绕高质量发展的定位,按照“342”产业布局科学谋划,实现玉溪产业由中低端向中高端迈进。

巩固升级传统优势产业,夯实玉溪经济发展基础。玉溪GDP总量的60%来自卷烟及配套、矿冶及建材、高原特色农业三大传统支柱产业,这是玉溪经济的支撑和发展的基础,也是特色和竞争力所在。现在和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玉溪经济还必须依靠三大传统支柱产业作为基础性保障。世界各国以及中国东部产业转型升级实践研究表明,产业升级不能盲目和盲从。做大增量与优化存量齐进是产业转型升级应当遵循的一个基本原则。因此,玉溪产业转型升级必须把巩固升级传统优势产业、夯实玉溪经济发展基础作为出发点,必须立足于红塔集团品牌战略,推进卷烟配套企业“二次”创业,调整产品结构,加快对矿冶业的改造提升,大力发展高原特色农业,提升玉溪农业的竞争力。

着力培育优势新兴产业,拓展玉溪经济发展空间。为了改变产业单一的面貌,拓展经济发展空间,增强经济支撑力,结合玉溪的特色和优势,经过“十一五”和“十二五”的努力,信息产业、装备制造、生物医药及食品、物流行业、旅游文化产业已经成为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占全市GDP总量的20%,开始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之一。从创新的角度来看,转型升级的本质就是立足现有基础优势,加快培育新兴产业,做大增量,增强变量,通过科技创新驱动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形成新的替代性增长。因此,着力培育优势新兴产业,拓展玉溪经济发展空间,应当做优信息产业、装备制造业,延伸玉溪装备制造业产业链,做强生物医药及食品产业,形成区域性产业集群,构建现代物流网络,把物流业打造成玉溪的支柱产业。

依托工业园区平台,着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现代工业园区的发展表明,决定园区竞争力的关键不是园区的硬件条件,而是金融、研发、信息、物流服务支撑等外围生产性服务业。服务业发展是玉溪的经济短板之一,生产性服务业在玉溪更是还处于起步阶段。因此,为了提升玉溪园区的吸引力,打造园区产业集群效应,依托园区这个平台,着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完善融资担保机制,加大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建设与现代产业发展相适应的金融服务体系。建立区域性银行,加快金融“一网五平台”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园区金融布局,着力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题,大力推广融资租赁服务。发展研发设计服务,培育第三方研发机构,完善科技中介服务。鼓励社会资本投资设立专业化、市场化的科技成果转化服务实体。

树立绿色发展理念,破解生态环境对跨越式发展的约束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人们生活质量的增长点、展现良好形象的发力点、发展的核心竞争力。针对玉溪对生态文明建设还存在诸多认识上的偏差甚至误区,我们必须树立绿色发展理念,充分认识到,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是玉溪的优势,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突出“美丽玉溪”建设,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新突破。以生态立市、绿色发展为统领,坚持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继续实施“五个坚定不移”,大力推进 “三湖”入湖河道综合整治和截污治污工程,确保抚仙湖总体水质保持Ⅰ类、星云湖和杞麓湖水质有所好转。实施绿化造林、退耕还林、石漠化综合治理等工程。实施最严格的环境保护制度,加强“绿色玉溪”建设,坚持“森林玉溪”和“生态玉溪”并重,筑牢生态屏障,争当全省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争创全国生态文明建设先行示范区,把玉溪建成天蓝、水碧、地绿、土净、人幸福的美丽家园,打亮玉溪高质量发展的生态名片。

以节能降耗为基点,推进玉溪跨越式发展走低碳之路。强化节能目标责任考核,加强对重点县(区)、重点行业和重点企业的监测分析及预测预警,实行单位GDP能耗和规模以上工业能源消费量“双控”,适时启动重点耗能企业能源消费量调控。把节能指标作为招商引资、项目建设的重要评价依据,积极发展节能环保产业。推进重点节能示范项目技术改造。按照“淘汰关闭一批、兼并整合一批、招商引资发展一批、向外转移一批、退二进三入园一批”要求,积极推进化解过剩产能工作,运用差别电价、阶梯电价、等量淘汰、产能置换等手段控制产能过剩行业扩张,加快推进中心城区企业“退二进三”入园发展,加快关闭一批资源消耗大、环境污染重、能源消耗高、安全隐患多的小红砖、小造纸、小建材企业,推进玉溪跨越式发展走低碳之路。

创新绿色发展模式,打造玉溪特色的绿色“三张牌”。“生态牌”“生物多样性牌”是云南,也是玉溪的特色和优势所在。玉溪应当凸显生态特色,围绕绿色能源、绿色食品、健康生活目的地这“三张牌”,创新农业发展模式,推进农业与第三产业融合发展。一方面,坚持农业与第三产业融合发展,大力发展庄园经济、景观农业和生态农业,提升农民的就业率和农业产业的经济附加值。另一方面,利用“互联网+”现代技术手段,把玉溪独特的乡土文化、民族风情、生态环境呈现给世界,着力打造农业景观、乡土旅游、康体农业和养生农业,构建玉溪农业与第三产业融合发展的生态产业。玉溪市应当充分发挥区位和自然资源优势,抓住滇中城市经济圈、昆玉红旅游文化产业经济带和抚仙湖-星云湖生态建设与旅游改革综合试验区建设发展的重大机遇,引进实施一批功能突出、特色鲜明、辐射面广、带动力强的旅游度假、康体休闲、特色医疗、文化教育生态旅游文化产业项目,集聚旅游文化产业,着力打造玉溪市休闲健身养老旅游文化服务产业集群。

强化人才支撑,提升高质量发展自主创新能力

自主创新能力薄弱,人才储备不足是制约玉溪高质量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没有人才支撑,高质量发展就是一句空话,强化人才支撑,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是玉溪亟须解决的现实问题。

加大人才培育力度,夯实玉溪跨越式发展人才基础。着眼跨越式发展需要,科学定位玉溪人才需求趋势,以高层次和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为重点,加强人才的培养和使用。加大专业技术人才、经营管理人才和技能人才的培养力度,完善从研发、转化、生产到管理的人才培养体系。加快建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大力推进职业教育办学模式改革,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办好一批应用技术和技能型职业院校,制定实施紧缺人才培训行动计划,培养产业急需的科研人员、技术技能人才与复合型人才。构建全覆盖、差异化的职业培训体系,实施产业工人素质提升计划,大力开展岗位适应性培训、服务企业提升性培训和服务产业储备性培训,建立城乡劳动者终身职业培训机制,推动实施新型职业农民素质提升工程。

创新人才引进战略,提升玉溪产业人才支撑保障。实施“玉溪高质量发展领军人才”工程,在立足于玉溪自我培养发展的基础上,加大对能够推动玉溪产业重大技术突破、带动新兴产业发展的特殊人才和创新团队的引进力度,鼓励企业引进急需紧缺人才、创新团队和职业经理人,在市级层面制定相关保障政策,在争取省财政支持的基础上,市、县(区)财政安排给予相应的购房补贴和安家经费支持,解决配偶的就业问题。要创新激励机制,完善技术入股激励机制,建立高级人才激励机制,对省级以上工业园区优秀企业高管和高级技术人才,年度缴纳的个人所得税地方留成部分给予奖励。

坚持共享发展理念,补齐高质量发展的短板

就玉溪来说,要在全省率先建成小康社会,实现高质量发展,最突出的“短板”就是民族问题和民生问题。要补这个“短板”,必须以共享发展理念为指引,加强民族团结进步,维护社会繁荣稳定,切实解决好民生问题。

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云南时明确指出:“在云南,不谋民族工作就是不足以谋全局。”玉溪是一个多民族聚居地,仅世居的少数民族就有8个,加上迁入的总计16个。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与和谐稳定的民族关系是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潜在优势和独特竞争力。然而,由于绝大多数少数民族聚居在山区和贫困地区,发展不平衡、不协调的问题比较突出。加快发展是解决民族地区各种问题的总钥匙,做好民族工作,完善民族工作机制,建立健全维护民族团结的长效机制,深入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同时,加大对民族地区特别是边远山区基础设施建设,稳步推进民族地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实现教育公平,提升少数民族人口素质,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加大民生和公共服务保障力度,补齐高质量发展的短板。持续保障和改善民生,不断增进民生福祉,是高质量发展的基础和标志。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高质量发展,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玉溪要补齐高质量发展的短板,必须突出区域发展和脱贫攻坚巩固提升两大战略,着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集中力量解决好农村基础设施薄弱等突出问题,加快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公共服务供给。必须坚定不移地实施脱贫攻坚巩固提升、教育提质惠民、创业促进就业、城乡居民增收、社保扩面提标、健康养生养老、人口均衡发展七大民生工程,使改革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作者系市委党校副教授)

打印】【关闭